川芎中药材怎么种植的,川芎的种植方法和技术
川芎对生长环境有什么要求?
1、川芎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其主要生长在海拔1500-3000米的高寒山区。川芎喜欢生长在湿润、凉爽、排水良好的环境中,所以在自然环境下一般分布在山谷、溪边、林缘等地方。
2、川芎喜温和气候,不耐严寒,怕炎热高温。黄河以北,冬季必须培土覆盖才能安全越冬。炎热高温,幼苗易受灼烧枯死,茎干矮,节密而少,生长后期还会被迫休眠。所以,平原地区不能培育出优良的苓子。以气候湿润,雨量充沛为宜。
3、川芎喜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而又较湿润的环境。主产区海拔600-700m,年均气温12℃,极端最高气温34℃,极端最低气温-5℃;年平均相对湿度81%。
4、川芎生长周期川芎生长特点:川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环境相对湿润。栽培期和贮藏期需要低温环境,生长期280-290天。适宜在土层深厚、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有机质含量丰富、中性或微酸性土壤的砂壤土中种植。
种植川芎怎样施肥浇水?
1、缺苗处结合中耕进行补苗和中耕除草,在根茎周围培土,以保护根茎越冬。川芎栽后2个月内集中追肥3次,每隔20天一次,每亩施肥量为农家肥2吨、油饼30千克、草木灰100千克。硫酸铵25千克、过磷酸钙40千克、硫酸钾10千克。
2、在幼苗长到10cm左右时,就可以结合除草施加一次肥料。将农家肥与净水按照1:1的比例混合稀释之后,浇灌在植株周围。之后结合除草每30天施肥一次,推荐使用复合肥或人畜粪水。
3、栽后用筛细的堆肥或土粪覆盖苓子。注意必须把节盘盖住,随后在畦面铺盖一层稻草,以减少强光照射或暴雨冲刷。川芎的田间管理措施 中耕除草 栽后半个月左右齐苗后揭去盖草,每隔20天左右中耕除草一次。
4、川芎是浅根植物,宜在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中种植。性喜温暖湿润环境,怕暴热、高温,较耐寒,能在田间越冬。当川芎苗高7cm时锄苗一次,同时要查苗补苗。待长到10cm时,用清粪水浇灌一次。
5、合理施肥川芎栽种后的当年和第2年,当地上茎叶生长旺盛,形成一定的营养面积,制造大量的干物质时,才能将养分输送到地下根茎,促其生长发育健壮。因此,在栽后的两个月内需集中追肥3次,可结合中耕除草进行。
川芎种植技术?
1、川芎的种植方法 于8月上中旬,在做好的畦面上按行株距33厘米20厘米开沟栽种,沟深2~3厘米。苓子须浅栽,平放沟内,芽向上栽正压入土中。使其既与土壤接触,又有部分节盘露出土表。
2、川芎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如下:种植技术:选择在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有机质含量丰富的中性或微酸性的砂质壤土地块种植川芎。
3、栽后,用细土粪或火土灰混合堆肥覆盖川芎的节盘。最后,在畦面上盖1层稻草,以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水冲刷。每亩用川芎30- 40公斤。
Copyright © 2011-2018 赚钱药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