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天气下的山茱萸,市场行情有何变化?
进入11月份以来,北方地区多地已经迎来2021年冬天的第一场雪。在11月6日,中央气象台已升级发布今年首个暴雪橙色预警,中央气象台启动三级应急响应。同时,局地降雪强度历史同期罕见;伴随着的特大暴雪、大风、大幅降温天气,对当地农作物、道路运输等带来影响,多地已发布寒潮预警。尤其是河南郑州、南阳、陕西、山东、甘肃、河北等都遭遇了本次寒潮降温、降雪影响。对当地正处于产新中的中药材,造成非常的大影响。
自古“农业有靠天吃饭的自然规律”,就当前山茱萸而言,一直是备受气候、人气、资金青睐的品种,本轮寒潮天气带来的大风、降温、降雪必定带来产地人气,引起市场专营商、药厂等关注,也将作为参考入手的节点。因为前有3月倒春寒,后有7-9月强降雨,每次天气影响下人气渐增,价格处于拉升反弹的阶段,而入手购货商家经多次深入产地考察与购货成本增加,应证减产幅度高于70%的预期。
当前,山茱萸价格处于稳定的局面,虽前期已经历一波短期的上涨,但整体价格空间仍具备上升的潜力,因为产地产量减产已成定局,农民采收难度与工值增加,产地商贩组织货源调度时间与开支成本增加,出现一批货源高价者得的局面,基本产地商贩就已形成一股抢购热潮。
尤其在今年6月份,市场、药厂按需购进,根本未预计下半年的需求量,导致后期多数药厂处于不断询价阶段,后市产地减产幅度增大,出现高成本购进。唯独少数人看准局势,快速组织货源,这部分商家结合产地现状与趋势,少量放货持续购进的方式,已获得短期回报。当然,还有部分专营商手中依然有很多药厂未执行计划,都预估产新价格会下滑等产新购进,这类思考的人不计其数,毕竟心态不一,也是人之常理,毕竟都是为了寻找合适的价格点。到目前来看,只能顺应市场发展,接受当前产地与市场的走势,遵循市场供需规律,以变化的心态与视角看待山茱萸的价格演绎。
如今,河南、陕西多地又再次遭遇寒潮、强降雪,导致产新期采收难度增,目前河南主产区优质鲜果成交价7-7.5元/kg不等,质量差的鲜果价格6-6.8元/公斤不等,新货成交价在60-65元/kg,陈货饮片货价格在55-59元/kg,药厂货在45-48元/公斤,整体走势稳定。其他产区陕西商洛丹凤、陕西佛坪、四川北川等区域降雪,也可能导致减产或提前结束产新。由于品质与价格优势,产地库存基本走空耗尽,整个价格盘面保持稳定。
另据产地山茱萸经营商户反馈:河南主产区山茱萸整体减产80%以上已验证成为定局,产量预判不足1500吨(数据仅供参考),这场雪可能导致新货提前结束,饮片货越来越少。随着闻风而动的市场专营商、药厂也在产地调研购货,导致价格透明组织货源难度增大,只有往小产区组织货源,都在抱怨僧多粥少,组织货源难。近几天产地在迎寒潮,但产新已到中后期,货源暂时比较稳定。
在库存方面,后疫情时代,山茱萸经历多年的实际库存消耗,药食两用板块需求与日俱增,尤其在乡村振兴的当下,大企业纷纷布局农业板块,如同仁堂、九芝堂、以岭药业等上市企业均在大健康产品加大投入研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对山茱萸产业的布局与消耗。按需求来看,山茱萸需求量在8500-9000吨,如果大健康产业发展与保健饮料得到研发投入,市场释放需求有望破万吨,那么,药食两用的山茱萸需求缺口将不言而喻。
加之,山茱萸极易成为大户与投资者的风向标,如果外围资金再进入,山茱萸的行情与走势将变得更加神秘,这也是多数商家关注与热议的话题,因此多数人对山茱萸保持着兴奋与关注的状态,宁愿选择跟着大户与资金入手,毕竟资金才是最聪明的组织者,也应证“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真实的市场投资言论。整体来看,山茱萸后市行情难以平静,因为接下来的天气与明年的天气,才是真正应证市场价格走势的关键,多数人赌天气赌时机,如若天时地利人和,后市山茱萸的价格不容小觑。还是那句话,以变化发展的视角看待市场与机遇,顺势而为,迎势而上,提高认知,抓住品种的时机,有主见且能判断市场节点,才能抓住下一个风口。(药材道)
Copyright © 2011-2018 赚钱药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