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哪些中药材价格会上涨
2018年种植什么药材最赚钱?2018年养殖什么药材最赚钱?前景看好的中药材有:
乌梢蛇
乌梢蛇属于药食两用中药,现市场四川全开货价格在500元左右,进口190元上下。 目前国内很多地区有发展人工饲养乌梢蛇,但乌梢蛇需要2-3年的生长周期,且技术要求较高。故养殖收益并不高,家养难以形成规模。特别是近年食用及工业消费的增加,使乌梢蛇的需求量大幅增加,争夺了药用资源,使本来供应紧张的乌梢蛇更加紧缺。在人工养殖尚未大规模实现之前,乌梢蛇价格仍将高居不下,行情还有继续上涨的空间。
知母
知母,由于根上被毛,又称毛知母,有家种和野生。野生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山西,辽宁铁岭、阜新等地亦有分布,其采挖成本过高、产量已经不大,一般加工成光知母和知母肉销往全国;现市场流通货源以家种为主,其主产于河北省安国市及安徽省亳州市。
亳知母(安徽产知母)是从安国引种过来的,主要分布在十九里、谯东、大寺等乡镇,多和白芍、牡丹皮套种,也有套种其它农作物的,容易出现含量不达标,经过不断发展,目前种植规模已经超过安国主产区,每年的产量占到全国的50%;因祁知母(河北产知母)含量高、质量好,在质量要求严格背景下,大多数投资商家看重的是质量较好的河北知母,含量比较好,知母深受制药企业青睐。知母具有清热泻火,生津润燥,市场销售主要以饮片为主,多是药农采挖后直接加工而成,全国年需求量3000吨左右。
2005-2010年期间知母种植面积呈逐年增加大态势,其中2009-2011年是知母大面积扩种时期。由此带来产量大增,促使2011年11月产前后价格直线回落。受行情不佳的影响,在2012-2015年知母种植面积有所缩减,但行情依然并未见明显好转的迹象,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生产过剩以及前几年积累的库存所致,到了2016年知母行情逐渐恢复。经历5年低价长跑的知母,河北知母肉从2017年年初的17元涨至目前的55元。知母种植管理粗放,自栽种到采挖大约两年时间,故预计产新前还有一定的空间。
白头翁
白头翁属于小三类野生品种,其产地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北的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河南、安徽、山西、陕西、甘肃等地,以东北最为地道。
由于白头翁主要生长在山地、灌木丛或田埂上,根系发达,采挖费时费力,并且对植被的破坏较大。所以,随着西部地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加强,劳动力工值的不断提高,采挖人员数量的不断下降,产地资源日益紧缺,价格也自然水涨船高。截止2017年12月21日,白头翁价格指数上涨至1814.88点,同比增长33.63%。
白头翁目前处于野生状态,市场供应完全依赖于野生品的供应,年用量250-260吨左右。因其家种尚未成功,又没有发现可替代产品,未来生产所需将日益紧张,供不应求矛盾会日益突出,在发展家种之前,估计后市行情仍将缓慢抬升。
石菖蒲
石菖蒲生长周期4-5年,在水源周边野生生长缓慢。其主产区是安徽大别山岳西县、金寨县、霍山县、安庆、舒城、六安等地,次产区有湖南怀化市沅陵县、重庆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江西抚州周边和贵州独山县、普安县,湖北宜昌市夷陵区也有产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年用量约1000吨左右,主要用于中成药的原料,其次被加工成饮片进行销售。
目前石菖蒲尚未有家种品,完全依赖野生资源的采集,在高价刺激下,各产区加大了采挖力度,今年7月份受新货不断冲击市场的影响,价格顺势回落,但到11月行情有止跌的现象。目前安徽市场价格为52-53元,估计,短期内行情以震荡上行为主。
重楼
近年,重楼家种虽然有所发展,但产量还是很少,市场还是野生资源占主导地位。野生重楼生长周期在4-5年左右,生产恢复比较缓慢,其主产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安徽、浙江、江苏亦有零星分布。
据统计,重楼的年需求量近1900-2000吨左右。近几年来,重楼在中成药投料量中有所增加,如云南白药集团的宫血宁胶囊、四川光大制药厂的抗病毒颗粒、江苏南通制药总厂出品的季德胜蛇药片、湖南产抗病毒口服液和广东某些药厂产的抗感冒药等中成药都含有该品。
重楼是野生资源,其价格走势和其他野生资源一样。总体看是逐渐走高的趋势。2015年以来,其行情随着资源的枯竭和人气的聚集继续保持上升的趋势,2015年基本行情上升至在800元,2016年在800-850元之间运行;2017年9月份左右跨越上升至1200元,目前价格回调到1100元。
总体来看,野生重楼资源濒临枯竭逐渐萎缩;家种重楼成本高居不下,如今种植发展非常快速,但本物种种生长需要4-5年。因此,在面对刚性需成药企业,重楼在今后至少2-3年内供需矛盾的基本面无法改变,未来重楼两年依旧看好,行情仍将在高位运行,预计5年后会出现断崖下跌。
Copyright © 2011-2018 赚钱药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