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微孢子病的发病时间和防治方法
蜜蜂微孢子病(微粒子病),是消化道病症,主要感染成年蜂,蜜蜂受感染后,最初无明显症状,活动似如正常,也很少见到死蜂。 健康蜜蜂在人工感染的条件下,10天后开始死亡,15天左右死亡的病蜂数量增多。特别是含有甘露蜜的情况下,很易引起蜜蜂消化不良,也会促发微孢子病。虽然蜂群中三型蜂均能感染此病,但工蜂感染率高,尤其是蜂王最易感病。据报道,在病蜂中,常有10%~41%的蜂王患病,有时可达61%。在自然条件下,最小和最老的蜜蜂多不表现症状。幼虫和蛹也不感病。
一、微孢子病不同地区发病时间
根据冯峰等(1974) 在江西省南昌市对蜜蜂微孢子病发病规律的系统观察,微孢子病受温度影响大,而受湿度影响小,病情随季节呈现有规律的变化,春季3~4月是年中的发病高峰期,密蜂发病率及病情指数均较高,此后随气温升高,病情减轻;至7月因气温过高(29. 4C),病情完全处于隐蔽状态。9~10月气温降低后,病情又逐渐回升,形成第2个小高峰。冬季1月后因气温低,病情则急剧下降,直到完全消失。另对其他地区调查,江浙地区3~4月,华北、东北、西北地区5~6月为一年中的发病高峰期。南方夏季高温、北方晚秋低温情况下病情急剧下降。而台湾地区因为地处南亚热带,则在气温比较凉爽的冬季发病率最高,夏季炎热时最少。 适宜发病的月平均气温在16.8~28.5C。气温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微孢子病发生。很明显,在不同地区的发病季节不同,与不同地区的气温变化有关。
二、防治方法
1、加强蜂群的越冬管理越冬 前换出含有甘露蜜的蜜脾,提供充足、优良的越冬饲料。严防盗蜂,保持箱内卫生。
2、对病群进行换箱、换脾,严格消毒巢脾可采用福尔马林蒸汽或4%的溶液进行消毒,蜂箱用火焰喷灯消毒。
3、及时更换病王选用健康蜂群培育新王, 更换病群蜂王。
4、药物防治
①酸饲料每千克50% (1: 1)的糖浆中, 加人柠檬酸0.5~1 克或食用醋酸3~4毫升,每2~4天喂1次,连续治疗4~5次。
②甲硝唑? 每千克50%的糖浆中加人甲硝唑片(metronidazole tablets)500毫克喂蜂,隔3天喂1次,连用7次。
Copyright © 2011-2018 赚钱药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