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材养殖 > 养蛇 >

煅青礞石为什么要先煎,青礞石为什么要包煎

时间:2024-01-28 13:55:54 点击:

问中药青礞石用药时是否需要煎煮

这种中药材在临床上发挥的作用也非常大。在下文中我们将带着大家详细了解一下青礞石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青礞石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青礞石最主要的功效就是平肝,它是一些安神药的主要成分,它还能够治疗坠痰下气。

青礞石的词语解释是:青礞石,中药名。为变质岩类黑云母片岩或绿泥石化云母碳酸盐片岩。采挖后,除去杂石和泥沙。分布于江苏、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地。具有坠痰下气,平肝镇惊之功效。

中药里面有很多种类型的中药,比如有植物药,也就是我们常见的中草药,还有动物药,还有矿物药等等,矿物药的种类一般都是比较少的,所以一般很少有人知道。

取下恶物,更以汤粥将息三二日,如是无积,药随大便下,并无所损忌,次日将息。(《普济方》礞石散)治百日咳:青礞石27g,白矾9g,芒硝18g。共为细末,分30份,每次1份,每日3次。

青礞石可以定神,消食,有些人吃多了容易积食,而且块久不消,腹部容易痛,而青礞石可以发挥作用,另外青礞石也可以用于治癫狂、惊癎,现在青礞石一般在临床用于治癫癎还有精神分裂症,对控制和减缓狂燥症状有一定的效果。

[方十]大黄(酒蒸)、黄芩各24克,煅礞石30克,沉香15克。共研末,水泛为丸。每次服3—12克,每日1-2次。本方通腑涤痰,适用于“痰痫”。

青礞石功效?

1、消食攻积 青礞石不仅可治痰,且能消食攻积导滞,如《方脉正宗》以礞石配伍健脾行气消积之白术、木香、枳实等药,治食积成痰,胃实眩晕者。

2、青礞石又叫礞石、煅礞石,煅青礞石,青礞石有坠痰下气、平肝定惊、消食攻积的功效,青礞石有治疗顽痰咳喘、烦躁胸闷、惊风抽搐的作用。

3、青礞石与海浮石的区别在于成分、功效及功能主治等方面。海浮石味咸、性寒,来源于瘤苔虫等动物的骨胳,具有清肺火、化老痰等功效,一般通过内服的方式治疗于喘嗽、老痰积块和淋病等症状的患者。

4、采挖后,除去杂石和泥沙。分布于江苏、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地。具有坠痰下气,平肝镇惊之功效。常用于顽痰胶结,咳逆喘急,癫痫发狂,烦躁胸闷,惊风抽搐等病症的治疗。

青礞石简介

青礞石为变质巖类黑云母片巖或绿泥石化云母碳酸盐片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7 产地 产湖南、湖北、四川、江苏、浙江等地[2]。8 性味归经 礞石味咸,性平,入肝、肺、胃经[2]。

青礞石,中药名。为变质岩类黑云母片岩或绿泥石化云母碳酸盐片岩。采挖后,除去杂石和泥沙。分布于江苏、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地。具有坠痰下气,平肝镇惊之功效。

组成 青礞石2两(研),滑石1两(研),青黛半两,轻粉2钱。3 主治 一切积,不问虚实,冷热酒食,远年日久。4 礞石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1钱,面汤调下,急以水漱口。

礞石(同硝石煅呈金色)一两,大黄(酒蒸)、黄芩各半斤,沉香五钱(一方礞石只用五钱,外加百药煎五钱)。[1] 大黄、黄芩各八两,沉香半两,青礞石(消煅)一两[2]。

概述 大惊丸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五首。

煎中药应该怎样煎?

(1)用于治疗急性热病、四季外感风寒、风热类疾病的清热发散性药物。头煎从沸后用中火偏大煎煮15~20分钟,第二煎沸后再煎10~15分钟左右。

先将药材浸泡30-60分钟,用水量以高出水面为度,一般中药煎煮两次。煎加水量为第一煎的1/3-1/2。两次煎液去渣滤净混合后分两次服用。注:煎煮的火候和时间要根据药物性能而定。

凉水浸泡。取回的中药应该先放入干净的容器中那凉水浸泡,一般浸泡半小时至一小时左右,这时候中药吸掉了很多水分,但是水平面应该还要高于药材。开始煎熬。

煎中药的正确方法(1)煎药前清水浸泡在煎药前,要先用清水把药材浸泡20~30分钟。

用水以水浸过药材表面2~3cm为佳,或者用手轻轻摁住药材,水面刚好漫过手背。通常一些花草类的药物吸水量较大,在浸泡半小时后水位下降,可以另加凉水至标准水位,再开始煎煮。

煎药前要先泡半个小时左右,煎的时候不用分先后放药 煎药用自来水即可,水量要浸过药材表面1—3厘米。药材过多或易吸水的可适当增加。 煎煮时先用武火(即大火)煮沸药液后,改用文火(即小火)慢煎。

赚钱药材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1-2028 赚钱药材网

    晋ICP备20230172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