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材资讯 >

市场十日谈 :市场从来不会缺少中药材“热点”

时间:2021-04-27 15:30:34 点击:

药材生产是影响行情的根本,今年四月份的偏冷,春姑娘迟迟不走,脱不下秋裤的我们能说出来,但经历异常气候的药材植物是不会发声的。南方很多地区阴冷少雨带来了干旱,鄱阳湖水位过低等等异常,都可能造成植物、昆虫等生长受到影响,让下半年因为气候减产带来热点。

有的地方传说山茱萸花开的好,幼果有脱落现象。蜈蚣产地反映天气太冷,较往年出来的很少,捕捉量很少。一些地区阴冷多雨,春季产新量少。很多花类、果类、动物昆虫类,需要随后密切关注。

川芎时隔多年再起风云,各路业内人士都去了产地考察。只要眼球聚集在一个点,生铁都能发热,这就是行情。回顾历史,我自己已经经历了五次行情,这是第六次。这次依然有大户有资本有人气,并且有明显的减产配合。去年种植后,就因为减产价格爆升。现在开始产新了,是验证减产行情的时候了。

我们分析行情,往往受自己认知的影响,尽管清楚自己很多的无知,认识局限,思想甚至偏颇,但还是忍不住有自己对未来的看法。同时,我们对未来的看法,唯一的参考,是历史的经验。不是太靠谱,但必须借鉴。

川芎每次高价,过去都是来的急走的快。川芎每次高价,都是泡沫,最终无非是过山车行情,贪婪的心梦一场。川芎每次都无法在好的行情兑现,是因为很难出现供不应求的真实行情。

这次,是不是会意外?

覆盆子即将产新,品种小关注依然大。为什么很多人偏爱覆盆子?历史有过高价!规格单一,产地集中,生长富裕的爱吵吵的产区?说低价破坏了家种,能够有一个大概的统计数据作为参考?本来严重的种植规模,少了一部分就会缺货了?野生的没有了?看热闹的不嫌大,只是觉得很多人的风险意识不够强,善意的提醒也往往让人家错过。

家种大宗品种,在经历一次选择性普涨之后,市场需要新的概念和心理整顿,但短期的消停可能在积累储备力量,大的方向性不变,中药材交易回暖和行情的配合,大趋势应该是越来越好。

云南个别地区大旱,比如鲁甸是云木香、附子、秦艽的核心产地,从传来的大量视频看,干旱严重,一片焦土,生长已经受到了影响,有的在补种其它农作物。

最近,当大家纠结当归农残存的问题还没过去,又出现麦冬不合格的困扰。我把过去几年不合格问题串联起来发现一些问题:很多品种的不合格是一阵阵的,然后,过了一段时间,却又不存在了。过去三年,甘草、黄芩、葶苈子、肉苁蓉、桔梗、天麻、黄连、地龙、酸枣仁、泽泻、浙贝母、紫菀、丹参、独活、白鲜皮等等品种,都出现过“一阵子”的不合格,为什么?

1、检测技术有问题?每个厂家的结果有巨大的差别,是不是技术的差异造成的?

2、抽样有问题?我好朋友,弄了同一个样品,化验三次,三次的差别巨大,而且是“权威”对外服务的检测单位。

3、对照品不稳定?这个质疑太大胆,仅仅是猜想。

4、人为心情?心情不好,就不合格?不看药材看供应商看心情?应该不会,有人瞎猜吧?
信息来自药材道

赚钱药材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1-2018 赚钱药材网

    晋ICP备20230172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