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论麻黄细辛附子汤,麻黄附子细辛汤配方剂量 倪海厦
倪海厦经典配方:食疗方分享
1、倪海厦的当归生姜羊肉汤做法:配方是羊肉500克。生姜250克、当归150克、胡椒面二克、葱50克、料酒20克、盐3克。需要注意的是当归羊肉汤主要厨具是砂锅,主要工艺为炖。
2、其中,加入枸杞子和当归,可以帮助调整身体免疫机能和提高抗过敏能力,加入生姜和大枣可以帮助调理体内气血,促进身体机能。
3、倪海厦所讲的多旋覆花代赭石汤用来治疗胃酸过多,配方包括旋覆花25克、人参10克、生姜3片、代赭石25克、炙甘草15克、半夏10克、大枣12枚。旋复花又名金佛草、六月菊,多年生草本,味苦辛,性微温,入肺、胃、脾经。
4、滋补最重的就是人参,生姜,甘草,大枣。这就是张仲景的补药。我们所说的经方,就是经典之方,张仲景不会用其他的补药,经方是绝对处方,是治病用的。经方很少使用中补,强补的药。
5、倪海厦泡酒方好。倪海厦的壮阳酒确实是比较好的,适合大部分的男性进行服用可以帮助实现壮阳。
6、四神汤的正确配方如下:食材:茯苓 15g、淮山 15g、炒芡实 15g、莲子 15g、猪脊骨 50g、盐 2g、小葱 10g、生抽 5g。将茯苓,淮山,炒芡实,干莲子清水泡3小时以上。淮山与莲子,芡实用新鲜的口感更好。
倪海厦讲细辛用法
1、麻黄附子细辛汤: 细辛温下焦阳,小肠温度一上升,气化大肠中津液至肺,麻黄再将其宣发至表,炮附子同时固表,三药合并令肺阳回头,阳一回来,精神就好了。2素食甘淡渗利属阳,肉类属阴。2酸枣仁让血回到肝。
2、肌酸酐再降到8,说明补骨脂和败龟板有效,阴阳的定义见 《倪海厦案例|肝癌》 。小便力量不大,但量很好,便意有所减少。西医检查说红血球低。治疗内科病时,久病必虚,气虚血虚,所以要多加一些补气补血的药。
3、病人吃了麻黄附子细辛汤以后,病人精神和体力就会恢复,但是,不会出汗,因为有炮附子在里面。
4、上面的两种观点哪个更正确呢?笔者刚开始学习经方时,也困惑了好久,直到学习了经方大师倪海厦的课程后,才慢慢明白了经方到底应该怎么用。
倪海厦伤寒杂病论心法笔记(四八)
但是,当我们在解表的时候,是不可以下,这是伤寒论的原则。
现在有很多的病都属于情志病,手抖→心在颤,情志病,很容易伤到心。
治肝的时候,《难经》里说:泻南补北,在五行方位对应里面,北方为肾,东方为肝,南方为心,如下图,治疗肝脏的时候,要泻南补北,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泻心火,补肾水。
倪师:这里哦。你说奇怪了,倪海厦,你怎么知道这里痛,老在这里按,(往下又按了一下)这里就不痛,(又移到第三椎)就这里痛。凤华:嗯。
三焦系统是水道,病要传导的时候,我们就会使用三焦系统的油网。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一0五)
1、伤寒论第92条辨: 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宜四逆汤。原文解释:病人发热头痛,脉不浮而反沉,如果症状不解,身体依然疼痛的,也应当先治其里虚,可用四逆汤方。
2、伤寒论第100条辩: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者,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与小柴胡汤主之。
3、伤寒论第137条辨: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一云:日晡所发心胸大烦),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
4、伤寒论第136条辨:“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原文解释】患伤寒十多日,热邪结于里,而又往来寒热的,可用大柴胡汤。
5、伤寒论第42条辨: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这条辨的意思在说:治病是以脉证为重,时间再久,如果还是“桂枝汤”证,照样开“桂枝汤”,不是只有七天,病情不一样。
6、伤寒论第110条辨:太阳病二日,反躁,反熨其背,而大汗出,大热入胃,胃中水竭,躁烦,必发谵语,十余日,振栗、自下利者,此为欲解也。
Copyright © 2011-2028 赚钱药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