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材种植 > 白芷 >

中药材白芷栽培技术要点

时间:2015-03-09 21:47:14 点击:
       中药材白芷栽培技术要点:

    1 选地整地

  白芷栽培地应选择在远离工业区和居民区的地方,要求土壤无污染、排灌条件良好的地块。在平原地带的地方为好。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翻土深耕33厘米。然后晒7-10天。

  2 施基肥

  播种前准备好肥料,结合整地,每亩地需要腐熟有机肥1500-2000千克,并配合施复合肥50千克或者过磷酸钙50千克也可以。在土面上撒施均匀,再用旋耕机将地块儿整平耙细,使土壤充分细碎疏松,同时将肥料翻入土中。然后作畦,畦面应平整。

  3 播种

  播种一般选用种子直播的方式。在播种前必须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

  3.1 选种

  选种时不用从花瓣中分离出种子。带花瓣一起做种子处理。但一定要选用当年新收获的种子,隔年的陈种,发芽率不高,不能采用。

  3.2 种子处理

  选好种子之后,要采集好苦楝叶、麻柳叶。用它们作种子处理可以杜绝地下病虫害的侵袭。在锅内烧开水,将麻柳叶、苦楝叶放入开水中。和水的比例为1:1:50。用沸腾水熬煮15分钟。将药液倒入盆中冷却。当冷却到20-25℃时,将种子放入药液中浸泡10-12小时。接着捞在簸箕里晾干。播种前的种子处里很重要。

  3.3 催芽

  当种子晾干后。用细沙土与种子拌合均匀。种子与沙土混合的量按1:5进行,充分拌匀之后,堆放在阴凉处催芽,将温度控制在18-23摄氏度,催芽7-8天,当胚芽萌动时,就可以播种了。

  3.4 播种方法

  白芷播种一般选择秋播。秋播的产量高。时间应该选择在9月中旬到10月上旬这段时间进行。播种采用开沟撒播,下种前用尺子和绳子测量好行距。再沿着直线开沟作为播种穴。穴宽10-15厘米,深3-5厘米,播种沟底要平。两条播种穴之间的距离为40-45厘米。这样的宽度方便管理。开好播种沟之后,再将种子均匀撒在播种沟中。用沙土拌种,也就是为了撒种均匀。每亩地的播种量为1-1.5千克。播完后,用脚轻轻踩踏,使种子与土壤紧密结合。温度在13-20℃,湿度在5%的状态下,播种后10-15天就可以出苗了。

  4 出苗期管理

  商品白芷的生长期为十个月,当种子苗破土转成青绿色时,由于施足了基肥,不用进行太多的管理,但是新长出的草一定要除掉。这时的草幼嫩细小,除草用小锹就可以了。

  5 幼苗生长期管理

  10月中旬和12月中旬这段时间为幼苗生长期,要做的管理工作主要有除草松土,施肥和间苗。

  5.1 第一次间苗

  当幼苗长到5-7厘米高时,进行第一次间苗。由于是撒种直播,所以成苗后疏密程度不同,过密的苗需要人工用小撬拔出。间苗的原则是每隔3-5厘米留一株,拔去过密的瘦弱的苗。

  5.2 除草松土

  在幼苗期,杂草多。每过一段时间,行距间的杂草就要用锄头进行人工除草。除草宜浅除,深度大约在5厘米左右。不能伤苗。白芷作为中药,最好不要用除草剂除草。以免影响根的品质。

  5.3 施肥

  除草和间苗之后,进行一次施肥。肥料最好选用粪水。每亩施清粪水1000-1500千克,施粪水时要淋在苗的根部,以淋透为原则。在干旱少雨的种植区,要进行滴灌或者是喷灌。

  6 叶片生长期管理

  12月到第二年3月中旬这段时间为叶片生长期。这3个多月叶片处于快速生长期,日常管理工作主要是注意除草、施肥和第二次间苗。除草应该每过15天就除一次。还是像幼苗时期一样用锄头人工除草。每个月在除草之后淋一次粪水。淋过粪水就不用灌水了。这一时期着重介绍一下第二次间苗。

  6.1 第二次间苗

  大约在第二年的2月初,小苗长到10-13厘米高时,进行第2次间苗。操作时,用手慢慢地连根拔出,做到不损伤其他的苗。间苗的原则仍然是拔除过密的瘦弱苗,拔去叶柄呈青白色或者黄绿色的苗,叶柄直立向上的苗也应该拔除。间苗后,每隔7-10厘米留1株苗。

  6.2 施肥

  在3月中旬要施一次肥,每亩施粪水1500-2000千克。施肥时淋施在植株的根部。满足叶片生长期白芷对水和肥料的需求。

  7 叶片生长盛期

  3月下旬到4月中旬这段时间为叶片生长盛期。这时白芷生长最快,叶片迅速扩大。管理工作要跟上,除了日常的除草,还要进行追肥、定苗、挖行这几项工作。这是叶片生长的最后一次集中管理。我们先来看一下定苗。

  7.1 定苗

  在3月的下旬,白芷苗长到15厘米高,这时进行最后一次间苗,拔出幼苗、弱苗、密集多余的苗。通过最后这次间苗,每株之间的距离保持在10-15厘米之间,并且相互之间呈丁字型错开。这样的株距有利于地面叶片和茎的光合作用,也有利于地下根部的生长。

  7.2 施肥

  定苗后施一次定苗肥。兼顾淋水,肥料还是选用清粪水。每亩施清粪水1500-2500千克。淋施在植株的根部,以淋透为好。

  7.3 挖行

  定苗之后,在全园进行一次挖行。挖行有利于白芷根系的发育伸展。具体操作是用锄头将行与行之间的土挖松。挖行的深度在15厘米以上。经过几个月的管理和踩踏,行与行之间的土板结变硬了,根据白芷的生长规律,随着地面叶片的不断扩充,到清明节的前后,白芷园的行与行之间都被叶子封住,看不见土了。这就是常说的封行。

  7.4 追肥

  在4月中旬封行前,进行一次追肥,肥料选用有机肥和复合肥。撒肥时一定要撒施均匀,保证均衡生长。施用有机肥的量为每亩1200-1600千克。复合肥的用量为每亩30千克。这次追肥也叫保尾肥,施肥后到白芷挖收前都不用再施肥了。

  7.5 排灌

  在叶片的生长期和生长的盛期,不管是淋粪水还是采用其他灌水的方法,原则上只要保持土壤湿润就可以了,但要特别注意防止田间渍水,如果有渍水,一定要开沟排放。因为遇到渍水白芷一定会烂根。

  8 肉质根生长期

  4月中下旬到6月下旬这段时间是白芷的肉质根生长时期。这两个多月的时间,白芷的肉质根快速生长发育,茎长高增粗,但叶片基本停止生长。由于施足了肥,封行之后,杂草也没有生长的空间。在南方雨水较多的地方不需要灌水。在干旱少雨的地方则需要适量喷水保持地面湿润。在这一时期,拔出抽薹苗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白芷在5月份生长特别旺盛。有少数大苗会出现抽薹开花的现象。对于抽薹苗要及时及早拔除,拔薹时用双手分开,一旦发现出薹的苗,用手拔除,注意不能伤到相邻的苗。因为这种白芷开花所结种子不能作种子用。在抽薹后,根部就不能正常地生长发育,变得瘦小,而且木质化,不能作为药用。拔出早薹苗以免损耗肥料,影响相邻苗株的生长。

  9 病害防治

  白芷生产中病害发生较少,有时发生斑枯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在病叶上出现小黑点,最后导致叶片枯死。防治斑枯病,用65%代森锌500倍液。从6月开始,连续喷雾2-3次。

  10 采收

  10.1 挖收

  白芷生长到7月下旬,地上部分的茎倒伏,叶片也变黄萎缩,地下的肉质根生长成熟。这时就可以挖收了。要选择在晴好天气。先清理干净地面上的叶片,再挖根。工具要选用齿耙,依次将根挖起。操作时要小心,避免损伤根条,保持根条的完整性。挖收后,从中选留种根,大多数作为商品的白芷运往晒场晾晒。这里我们先说介绍商品白芷的晾晒分级和贮藏。

  10.2 晾晒

  采挖的根条要除尽泥沙和杂质,在太阳下铺开,进行无污染的日晒自然干燥,日晒时间一般7-10天。干燥期间,白天应勤翻动,防止晒皱皮;傍晚应集中堆放,防止雨淋。当白芷根的含水量小于12%时,就算达到干燥要求。每公顷土地可收获干白芷3750-5250千克。

  11 包装储藏

  当白芷晒干之后,就可以包装进入库存了。包装材料选用聚丙烯材料的包装袋为最好。必须保证包装带的干燥、清洁、无异味及不影响白芷品质。将干白芷装入袋中,包装应牢固、密封。然后放入贮藏室。堆放整齐规范。商品白芷应储存在清洁、干燥、阴凉、通风、无异味的专用仓库中。仓库的温度应该保持在摄氏25度左右。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70%-75%之间。贮藏室要注意防潮。白芷因含淀粉及挥发油,极易被虫蛀。因此库存期间,仓库里一定要放置防虫药。除了防虫之外,还要防鼠害。防鼠的方法可以布设捕鼠器防治。

赚钱药材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1-2018 赚钱药材网

    晋ICP备20230172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