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材种植 > 地黄 >

毛花洋地黄怎样种:毛花洋地黄的栽培技术要点

时间:2016-08-05 11:55:41 点击:
  毛花洋地黄种植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不耐严寒,忌酷热,生长适温在15-25℃,对土壤要求不甚严格,但过于黏重的低洼地不宜栽培。 种子常规贮藏可保持2年仍有较高的活力,发芽适温为20℃,播后7-8天萌芽,第二年3月至8月为旺盛生长期。生产周期为2年。
  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土地种植,忌连作。于前作收获后,亩施用腐熟堆肥5000千克及塘泥等农家肥作底肥,然后进行翻耕,耙碎耙细,整成宽1.2-l.5米、高20厘米的高畦,畦面要求平整,育苗地宜精耕细作,畦宽1米左右。
  2.繁殖方法 可采用直播或青苗移栽的方法,直播法省工,产量质量也可以,但不利套茬口及苗期管理。
  (1)直播法 南方9月上中旬播种,北方4月中旬,播前用30℃温水浸种12小时,浸后晾干覆湿布置暗处催芽,每天翻动l-2次,并用清水淋洗,翻动直轻,露白后即可播种,播种时按行距对厘米开浅沟,均匀撒播,播后覆细土,再覆盖层稻草保湿,注意常淋水,保持土壤湿润,10天后萌芽。每亩用种0.3千克。
  (2)育苗移栽 可用温床、温室育苗,播前催芽,晾干后拌匀种子量100倍细土,撒于苗床上,再用细土稍稍覆盖,喷淋水,再覆草保湿,并常淋水,使土面保持湿润,直至发芽揭去盖草。当幼苗有6-7片真叶时即可移栽,移栽在早春3月份进行,选阴雨天,随起苗随栽种,带泥移栽,按株行距20厘米×20厘米开穴定植,穴深10-12厘米,定植后隔田浇水。
  3.田间管理
  (1)越冬管理 苗期因气温下降,苗很容易受冻害,当幼苗达8片真叶时,长江以南结合冬前雍上一般能安全越冬,某些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用薄膜搭矮棚越冬,但应注意调节棚内气温,不可过热过冷,天气回暖后即可拆除。
  (2)中耕除草 幼苗生长缓慢,要注意及时除草松土,利于幼苗生长,每次采叶后,也应中耕除草1次,越冬植株可结合雍根冬锄。
  (3)肥水管理 可结合中耕除草进行追肥,定植、返青后都应追肥,以氮肥为主,适施少量硫酸铵,第一次采叶后可以追施稀薄人粪尿以及硫酸铰15千克,过磷酸铵10千克。苗期注意常浇水,生长期一般不需浇水。
  (4)打顶 越冬后5-6月间部分植株抽薹开花,应及时摘除花薹,以减少养分消耗。
  4.病虫害防治
  (1)根腐病 为害根部,造成腐烂,6-8月高温暴雨季节易发生。防治方法:注意排水、松土;及时拔除病株,病穴及在其周围浇石灰水;发病株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浇灌根部;不宜连作。
  (2)花叶病 为害嫩叶,表现花叶、叶皱缩变厚、畸形不结果。防治方法:早期防治蚜虫,防止传染媒介,可用40%乐果乳剂 1500倍液喷雾防治;及时拔除病株,用无病种苗作种。
  (3)虫害 有蚜虫、地老虎、蛴螬、蝼蛄等为害,可参照白术及其它虫害防治方法。
  采收加工
当叶片肥厚皱纹显著时即可采收,北方在9-10月、南方在5-7月采收为宜,且宜选连晴数日的中午为宜,采收时注意采集外围及基部颜色浓绿肥厚成熟的叶片为好。采后及时干燥,也可采用烘干,烘干湿度不超过60℃,以叶片深绿有光泽且易碎者为佳。
  留种技术
  选择植株生长健壮、叶片肥厚而长、无病虫害的三年生植株作种,留种地的植株花薹上端1/3的花朵应予以摘除,保留下部分花以集中营养,留种植株原则上一般不采叶,7月间种子相继成熟,即可采收,脱粒后贮藏备用。

赚钱药材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1-2018 赚钱药材网

    晋ICP备20230172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