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解林下中药材种植技术,林下中药材种植实施方案编制
林下种植什么技术
林下种植中的林下中草药种植也是非常热门的项目。林下种植首推荐的是白芍药,这是因为白芍药是非常常用的一种中药材,中国每年国内需求量大约在2千吨左右,因此这种草药是非常受到欢迎的,种植的话是不愁销路的。
林菌模式,林下利用水源充足干净的林地,充分利用它的遮荫、有良好的散射光、湿度良好的环境栽培食用菌。
松树林下种植菌菇栽培技术 种植时间 (1)一般宜在每年夏季的5-6月、秋季的9月种植菌菇。
栽培时间:菌菇适宜在每年夏季或者秋季种植。挖坑撒种:在松树基部处挖一道行沟,再将菌种撒在沟内。定期检查:每周检查一次菌菇生长状态,长出菌丝后要揭开地膜。
细辛是一味很好的中药材,它的高产栽培技术有哪些?
露天平地栽培,夏季用树枝、芦苇、高粱秆等材料搭建棚子,或种植高秆作物遮荫,防止阳光直射。春季移栽当年秋季,结合土壤栽培进行追肥,每10平方米植株旁栽培0.7~1kg过磷酸钙或腐熟圈肥、绿肥和部分腐殖土或细沙土。
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人工栽培细辛可以获得不错的经济效益,是许多农户的不二选择。细辛的特征特性细辛属于马兜铃科细辛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一般在10-30厘米,全株都具有浓烈的、特异的辛香气味。
选地整地细辛喜含腐殖质丰富、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以山地棕壤和森林腐殖质土为更好。栽培细辛应选择地势平坦的阔叶林的林缘、林间空地、山脚下溪流两岸新垦地、老参地或农田。土层要深厚,土壤要疏松、肥沃、湿润。
细辛:不采种的多年生植株在早春及时摘除花蕾有利于长根,可提高根的产量和质量。北沙参:摘除小苗花蕾可提高参根的质量与产量,种子田加强施肥管理可连续收6~10年优质北沙参良种。
但如果能根据土壤、气候、地理和自己所掌握的市场信息和种植技术选好品种,把好质量关,搞药材种植还是可行的。
树下中草药种植
.中草药种植的收益这是种植中草药首要关心的问题。影响种植中草药收入的因素较多,主要的客观因素有:种植成本、种源、栽培技术、市场价格。栽培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中草药的产量和质量。
板蓝根板蓝根是一种大众都不太陌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常用药。板蓝根生性喜欢温暖湿润的生长环境,是一种非常适合生长在排水性能良好、疏松透气而又肥沃的沙壤土中的一种药材。
如果能见花荫,就是能透些光,可种旱半夏、天南星,这两个可以。树林套种中药材首先要看树木的行株距,是否可见阳光,如果树苗小,间距大,那种一般药材品种仍可以。
在林下套种中草药栽培过程中,要坚持适地适药的原则,要结合立地条件进行综合分析,确保所选择树种在土地及气候条件方面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这就有助于顺利进行栽培。
细辛种植技术
1、细辛叶,马兜铃科,细辛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直立或横截,直径2-3毫米。节间1-2厘米,具多个须根。
2、在无遮阴、干燥、黏重的土壤和低洼积水的地块不宜种植细辛。该植物耐寒怕高温,畏强光,在遮阴条件下生长良好,气温高于35℃时,叶片枯萎。细辛花期5月,果期6月,地下部根茎于9月后形成越冬芽。
3、辽细辛一般在6月底开始产新,生长习性喜阴,怕强光。要求土壤肥沃、质地疏松、湿润。野生细辛多生于针叶林、阔叶林、混交林下及灌丛、林缘、山间湿地。山坡疏林中也有生长。家种细辛多采用移栽和直播两种。
4、林下栽培对树种要求不严,但以阔叶林最好,针阔混合林次之。坡向以东或西向为好,坡度最好在10°以内。整地宜在春、夏季进行,早整地有利于土壤熟化,使细辛生长良好,病害轻。
竹节参的种植技术
1、种植竹节参有其独特的技术和效益。首先,种植竹节参需要选择合适的地理位置和土壤环境。由于竹节参是高海拔植物,所以选择高海拔地区的山坡上进行种植是最为适宜的。
2、追肥:分别在开花前(5月)和结实后(7月)施追肥2次,追肥多用稀释的有机肥或碧卡水溶肥。排水防涝:竹节参不耐涝,在多雨季节要注意清理沟排水,防止积水,保持良好的根部透气性。
3、竹节参一般主要生长在海拔1800米以上的山谷阔叶林中等地,虽然它分布广泛,但数量却很稀少。
4、培土扶苗。追肥,开沟根侧施有机肥。疏花摘蕾,留种田,开花初期疏掉1/3-1/2花序中部花蕾;生产田,开花前全部摘蕾。越冬防寒,封冻前畦面培土或覆盖落叶,厚5-15厘米。参畦四财或风口处搭设防风障,以防冻害。
5、竹节参种植对海拔要求比较严格,要求气候凉爽,海拔偏高的山坡上、空气湿度大的地区种植,但海拔多少没有具体要求,南北地区不同,与当地有气候不同,我们在云南分三个地区种植效果都不一样。
6、种植一亩地的党参成本大约在4350元左右。
Copyright © 2011-2018 赚钱药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