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种植审核要点,中药材种植审核要点有哪些
中药种植要点?
1、要根据本地的自然环境(如土壤、水分、温度和光照等)以及自身的人力物力财力来确定种植面积和品种,不适应当地种植的品种一定不能引种。事先最好请技术员实地考察后合理安排种植品种。
2、注意掌握发展周期性种植易成功。中药材与其他农产品类似,库存量少价格就高,价格涨高又促使种植面积增加,导致产大于销,因而价格又会很快下降。根据历年经验,每个品种的价格变化约每5年一周期。
3、一是种植中药材,不仅注重产量,更注重质量。因此,中药材必须种在适宜其生长的生态环境中,要选择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尽量施用农家肥,少施化肥、农药。
4、中药材种植管理方法 选地与整地 大多数药用植物喜在土壤结构良好、疏松肥沃、酸碱度呈中性、排水良好的壤土上生长。
5、间苗、定苗 中药材的种子具有成熟度不一致的现象,播种时常加大播量,因此,易造成出苗后密度大,必须及时间苗。在子叶出土后3~5天内进行,除去过密、瘦弱和有病虫的幼苗。
6、关于药材的种植,不是一篇文章所能说全面的,限于篇幅,笔者总结如下几个方面,以供大家参考。
中药材三七种植,需要注意几个要点?
1、三七是一种中药材,对光度比较敏感,不能够长时间接受阳光的暴晒,如果长时间接受阳光暴晒,叶片容易灼伤,所以最好能够有一定的遮荫。有很多大规模的种植户,他们都会在三七上面盖一层遮阴网,主要是为了避免晒伤。
2、三七属于阴性植物,对光比较敏感,因此在种植时,需要做好遮阳措施,以免强光灼烧叶片,导致植株矮小,而且三七喜欢湿润的环境,不耐干旱和严寒,适合在排水良好、有缓坡、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生长。
3、三七的种植技术及管理要点 苗期管理 三七在苗期对于水的需求是比较大的,一定要保证水分的充足供应,另外要注意采取人工的方式进行除草,随时看见杂草随时拔除就可以。
4、土壤条件 三七园应在大气、水源无污染、土壤重金属含量和农药残留量不超标的地区,选择中偏酸性砂壤土(土壤含水量以22%~40%为宜)、排灌方便,具有一定坡度(不超过150°),8年内未种过三七的地块种植。
5、三七种植要点 【1】选地、整地:宜选坡度在5-15度的排水良好的缓坡地,富含有机质的腐殖质土或砂壤土。农田地前 三七规模种植作以玉米、花生或豆类为宜,切忌茄科作前作。
中草药种植条件
1、如:地黄、黄芪、红花、决明、北沙参、芍药等中草药是喜光植物。 (2)喜阴植物(阴性植物) 喜欢有遮荫的环境,不能忍受强烈的日光照射。如人参、西洋参、黄连、细辛等。栽培这类中草药需要人工搭棚遮荫或种在林下荫蔽处。
2、土壤的结构、PH值、肥力、水分与植物生长密切相关。一般药用植物适宜在有机质含量高,团粒结构、保水、保肥性能好,中性或微酸性。地势、海拔、坡度、坡向、地形外貌都影响到当地气温、太阳辐射、湿度等因素的变化。
3、选地与整地 大多数药用植物喜在土壤结构良好、疏松肥沃、酸碱度呈中性、排水良好的壤土上生长。
4、要适当的接受全日照。由于各种中草药的特性不同,所以播种的时间也不一样,有春季播种的,也有冬季播种的,在种植中药材之前,应该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
5、当然主产区年平均气温13-17℃,降雨量500-1500mm。以光照充足,土层浓厚富饶、含有腐殖的砂类壤土、粘质壤土种植为宜。
6、中草药种植技术 种植地的选择 土壤条件好坏,直接影响药材的品质和产量。多数中药材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肥力高,酸碱度为中性的土壤中。
中药材栽培技术要点
1、中草药的种植之旱半夏 选地整地 旱半夏耐寒,以疏松肥沃的沙质或是半沙质土壤为佳,一般土壤也可。耕之前亩施磷钾肥100~150公斤,深耕细耙,作东西走向畦。
2、四是不少中药材在种植技术上还有特殊要求,如有的需要遮阳,有的需要掐蕾,有的需要打顶,有的需要修剪,有的需要趁鲜去皮,有的需要揉搓整形。如果对这些基本技术都没有掌握,很可能导致种植失败。
3、四种中药材春季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茯苓 春茯苓一般在4月下旬前后下窖,技术要点如下:选择适宜地块。选择向阳缓坡地、土层深厚、疏松的沙质壤土、放荒3年以上并且无白蚁的地块。及早清场挖窖。
Copyright © 2011-2018 赚钱药材网